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
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是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或使用单位在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登记的行为。与第一类医疗器械的备案不同,第二类医疗器械的备案主要针对经营环节,而非产品本身注册。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助听器、医用缝合针、部分避孕套等。
备案主体: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需办理经营备案。医疗机构使用第二类医疗器械无需单独备案,但应确保所用产品合法合规。
备案条件:
- 具有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
- 具备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经营场所、贮存条件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 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销售记录制度等质量管理制度;
- 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培训经历。
备案流程:
- 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
- 在线填写《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表》,上传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经营场所产权或租赁证明、质量管理文件目录等材料;
- 提交后系统自动生成备案编号,完成备案;
- 备案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注意事项:
- 备案非审批,不设前置许可,实行告知性备案;
- 企业对备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药监部门可对备案企业开展事后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将责令整改或依法处理;
- 若经营范围涉及第三类医疗器械,则需另行申请经营许可。
完成备案后,企业方可合法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信息发生变更(如地址、负责人、经营范围等),应在变更后30日内办理备案信息更新。
总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众用械安全。企业应依法依规履行备案义务,持续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