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类别二类22
医疗器械分类中,“二类22”通常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类别编码为“22”的产品。根据现行分类目录,类别“22”对应的是“临床检验器械”。
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与第三类(高风险)相比,二类器械无需植入人体或支持维持生命,但仍需进行注册审批和质量监管。
类别22“临床检验器械”主要包括用于体外检测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的设备和工具,常见产品包括:
- 微量移液器
- 血沉架
- 尿液分析仪(非自动型)
- 显微镜用标本片、染色缸
- 样本采集容器(如采血管、采样拭子)
- 实验室离心机(部分型号)
- 恒温培养箱(用于检验用途)
这些器械广泛应用于医院检验科、体检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场所,主要用于辅助诊断疾病,但不直接参与治疗过程。
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此类产品在中国上市前必须完成以下流程:
- 产品备案或注册: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注册,提交技术资料、检测报告、临床评价资料等;
- 生产许可:生产企业需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 经营备案:销售企业需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
-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建立并运行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质量体系。
此外,所有产品需标注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生产厂家、使用说明等信息,并接受上市后监管,包括不良事件监测和产品抽检。
总之,二类22类医疗器械即“临床检验器械”,属于中等风险类别,广泛用于医学检测领域。其研发、生产、销售均需遵守国家相关法规,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医疗诊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