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类医疗器械
在北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相关规定,二类医疗器械需进行产品备案或注册,并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管理。
在北京经营、生产或使用二类医疗器械,需遵守以下主要流程和要求:
-
产品备案/注册:
大多数二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申请人需向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技术资料、检测报告、临床评价资料等,经审核通过后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部分低风险的二类器械可实行备案管理。 -
经营备案:
从事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需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经营备案。备案条件包括具备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经营场所和仓储条件,以及至少一名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质量管理人员。 -
生产许可:
在北京设立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取得北京市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13485或YY/T 0287)考核。 -
监管与合规:
北京市药监局对二类医疗器械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包括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企业需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定期接受监督检查,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常见二类医疗器械包括:体温计、血压计、医用口罩(非无菌)、助听器、制氧机、超声理疗设备、避孕套、部分体外诊断试剂等。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一网通办”“告知承诺制”等便利措施,加快医疗器械上市速度。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总之,在北京从事二类医疗器械相关活动,必须依法完成备案或注册,落实主体责任,持续符合法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与可追溯性。建议企业密切关注北京市药监局发布的最新政策与技术指南,确保合规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