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和最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二类医疗器械涵盖多个子目录,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别:
-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电子血压计、体温计、电动吸引器、医用离心机等。
-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包括普通手术显微镜、医用放大镜、检眼镜、耳鼻喉科检查镜、非介入式内窥镜(如喉镜、阴道镜)等。
-
医用超声设备:如B型超声诊断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部分型号)、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等。
-
医用X射线设备:如X射线拍片机(不含CT)、牙科X光机、乳腺X光机等(不包括高风险的CT和介入类设备)。
-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酶标仪等,用于体外检测但不涉及基因检测或高通量测序的设备。
-
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包括恒温培养箱、冷藏柜(医用)、水浴箱、离心机、显微镜(医用)等。
-
消毒灭菌设备: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小型)、干热灭菌器、医用清洗消毒器等。
-
医用高频仪器设备:如高频电刀(非微创)、高频美容设备(医疗用途)等。
-
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如中频治疗仪、低频治疗仪、超声治疗仪、磁疗设备、红外线治疗仪等。
-
呼吸、麻醉和急救设备:如制氧机、普通氧气面罩、简易呼吸器、麻醉咽喉镜等(不包括有创呼吸机或麻醉机)。
-
医用软件:部分与诊断或治疗相关的独立软件,若风险等级为中等,也归为二类,如医学影像处理软件、生理参数分析软件等。
管理要求: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进行产品注册管理,生产企业须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企业需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产品上市前需通过技术审评、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总之,二类医疗器械种类广泛,应用普遍,虽风险中等,但仍需严格监管,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有效。具体产品分类应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最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