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二类医疗器械目录
一类和二类医疗器械是根据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的结果,共分为三类,风险由低到高依次为一类、二类、三类。
一、一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低)
一类医疗器械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器械。通常为结构简单、非侵入性或仅接触体表的器械。这类产品实行备案管理,无需注册审批。
常见一类医疗器械包括:
- 医用隔离鞋套、口罩(非医用防护型)
- 手术衣、手术帽
- 棉签、纱布绷带(非无菌提供)
- 一般诊察器械:听诊器、血压计(非电子智能型)、体温计(水银式)
- 医用镊子、剪刀、刮痧板
- 病床、轮椅、拐杖等普通护理器具
- 牙科用基础工具:充填器、探针
注意:部分看似简单的产品若以无菌形式提供或用于创伤处理,则可能被划为二类。
二、二类医疗器械(中度风险)
二类医疗器械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类产品需经药监部门注册审批后方可生产销售。
常见二类医疗器械包括:
- 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
- 助听器、制氧机、雾化器
- 避孕套、妊娠诊断试纸(早孕试纸)
- 医用缝合线、引流袋、导尿管
- 医用防护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
- 所有无菌提供的敷料、纱布、创可贴
- 牙科材料:牙科树脂、印模材料
- 低频治疗仪、中频理疗设备
- 血糖仪及配套试纸
- 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
分类依据说明:
医疗器械分类主要依据其预期用途、使用方式、作用部位及是否介入人体等因素。同一产品因使用场景不同,分类也可能变化。例如,普通纱布为一类,但若以无菌形式提供则属于二类。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定期发布并更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企业及医疗机构应参照最新目录执行备案或许可程序。
总结:一类器械风险低,管理宽松;二类器械需注册,监管更严。正确分类是合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医疗器械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