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车间要求
二类医疗器械车间需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标准,确保产品安全有效。主要要求如下:
-
洁净环境:根据产品特性,车间应设置相应洁净等级(通常为D级或C级),配备空气过滤系统(如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控制尘粒与微生物。温湿度、压差、换气次数需持续监控并记录。
-
合理布局:车间应按工艺流程分区布置,划分一般生产区、洁净区和辅助功能区(如物料暂存、设备清洗、包装等),避免交叉污染。人流、物流通道分开,洁净区内不得设排水明沟。
-
设施设备:生产设备应易于清洁、不产生污染,与药品或器械直接接触的材质应无毒、耐腐蚀。洁净区内照明、通风、消毒设施齐全,定期维护验证。
-
人员管理:进入洁净区人员须更衣、洗手、消毒,穿戴洁净服、口罩、手套等。定期进行卫生培训和健康检查,限制非生产人员进入。
-
物料控制:原料、包材进入洁净区前需清洁或消毒,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防止混淆。不合格物料专区隔离管理。
-
文件与记录: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清洁记录、环境监测数据等,确保全过程可追溯。
-
环境监测:定期对洁净区进行尘埃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及压差、温湿度检测,结果符合GB 50457《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标准。
-
验证与确认:关键工序、设备、工艺及清洁方法需经过验证,确保稳定可控。空调净化系统(HVAC)、水系统等需周期性再验证。
-
废弃物管理:生产废弃物分类收集、密闭存放,及时清运,防止污染环境或交叉污染。
-
应急管理:制定停水、停电、设备故障等应急预案,保障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
企业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接受药监部门监督检查,确保生产全过程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