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疗器械二类采购
在广东省,第二类医疗器械的采购需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安全、有效。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体温计、医用口罩、助听器、部分康复设备等。
采购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
资质审核:采购单位(如医院、诊所、药店等)应首先确认供应商具备《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且经营范围包含所采购的产品类别。同时,所采购的医疗器械必须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并在有效期内。
-
产品遴选与比价:根据临床或使用需求,组织专家或采购小组对产品性能、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评估。鼓励通过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如省药械采购平台)进行阳光采购,实现公开透明、公平竞争。
-
合同签订与验收:确定供应商后,签订正式采购合同,明确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交货时间、质保期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到货后须按标准进行验收,核对产品注册信息、生产批号、有效期及包装完整性,必要时留存样品和资料备查。
-
追溯与台账管理:采购单位应建立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保存供货商资质、产品注册证、合格证明及购销票据至少5年,实现全程可追溯。
-
监管与合规要求:广东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核查采购渠道合法性、产品合规性及使用单位质量管理情况。违规采购或使用未经注册产品将依法处罚。
此外,公立医疗机构的大额二类器械采购通常需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执行集中采购或备案采购程序,部分地市已推行“带量采购”模式,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总之,广东二类医疗器械采购强调“源头严控、过程严管、风险可控”,采购单位应强化主体责任,依托信息化平台提升采购效率与合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