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字号二类医疗器械
“药字号”通常是指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注册文号,如“国药准字”;而二类医疗器械则属于医疗器械分类中的一种,其审批和监管体系与药品不同,不使用“药字号”。因此,“药字号二类医疗器械”这一说法存在概念混淆。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血压计、体温计、助听器、医用口罩(非无菌)、部分避孕套、血糖仪等均属于二类医疗器械。这类产品需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格式为“X械注准XXXXXXXXXXX”,其中“X”代表省份简称,而非“国药准字”。
医疗器械按风险程度分为三类:
- 一类:风险低,常规管理;
- 二类:中等风险,需严格控制;
- 三类:高风险,需特别措施严格控制。
二类医疗器械在上市前需进行产品检验、临床评价(或免临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等流程,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才能从事相关活动。
简言之,二类医疗器械不属于“药字号”范畴,而是持有“械字号”注册证。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注册信息,避免被误导。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的广告宣传也有严格规定,不得宣称疗效或暗示为药品。
总之,正确理解“药字号”与“械字号”的区别,有助于公众科学使用医疗器械,保障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