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二类医疗器械涵盖多个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电子血压计、体温计、助听器等。

  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包括手术显微镜、检眼镜、耳鼻喉科检查镜、普通纤维内窥镜(如胃镜、肠镜,不含诊疗功能)、医用放大镜等。

  3. 医用超声设备:如B型超声诊断仪、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等。

  4. 医用X射线设备:包括X射线拍片机、牙科X光机、乳腺X射线机(不含CT)、X射线骨密度仪等。

  5.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酶标仪、电解质分析仪等。

  6. 体外诊断试剂(部分):用于血糖检测、妊娠检测、传染病筛查(如乙肝、丙肝、HIV抗体检测)等非自测类体外诊断试剂。

  7. 医用消毒灭菌设备: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等。

  8. 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如医用冷藏箱、冷敷设备等。

  9. 口腔科器械:如牙科综合治疗台、牙科手机、牙科印模材、补牙材料等。

  10. 医用康复器械:如低频治疗仪、中频治疗仪、功能性电刺激设备、颈椎牵引装置等。

  11. 医用供气/输气设备:如氧气雾化器、吸氧面罩、呼吸管路等。

  12. 护理防护用品(部分):如病床、轮椅、防压疮床垫、医用防护帽、检查手套等。

二类医疗器械需进行产品注册管理,生产企业应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企业需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产品上市前须通过技术审评、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具体产品是否属于二类,应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最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为准,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查询确认。分类可能随政策调整而更新,建议定期关注官方信息。

“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目录”相关资讯
二类医疗器械监管与审批流程解析:规范管理助力企业发展
本文通过对比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深入分析二类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并系统介绍我国针对该类产品的监管体系、申请条件、审批流程及优化建议,强调规范化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医疗器械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等级划分的分类标准,涵盖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及其相应的监管要求,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医疗器械的管理体系。
医疗器械许可证的监管机构有哪些?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医疗器械许可证的主要监管机构,重点解析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与协作机制,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体系。
医疗器械许可证分为哪几类?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许可证的三大类别,即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等级不同,国家对其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管和审批流程。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各类许可证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医疗器械许可证监管体系与质量保障机制探析
本文围绕我国医疗器械许可证的监管体系展开,系统分析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中的核心职责、地方监管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监督检查的重点领域。通过强化监管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度,旨在提升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许可证有什么区别?
本文详细解析了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的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在许可证管理上的区别,包括注册流程、监管要求及市场准入条件,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各类别医疗器械的合规路径。
从手工管理到智能监管:我国医疗器械许可制度的演进与未来
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医疗器械监管体系从早期手工管理向现代规范化监管的转变历程,梳理了医疗器械许可证制度的发展脉络,详细解析了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在许可与备案管理上的差异,并展望了未来智能化审批与电子化监管的发展趋势,揭示了监管科技在提升医疗器械安全与效率中的关键作用。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办理哪些许可证?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在开展业务前必须办理的各类许可证和备案手续,包括《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并结合国家相关法规解读了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
医疗器械注册分类与流程解析:从法规到实践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解析了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类型分类及其区别,并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别产品的注册流程与资料要求。通过某企业成功注册三类医疗器械的案例分享,强调明确注册类别在注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为何审批最严格?
三类医疗器械因其高风险性,如植入性设备或支持生命系统的产品,必须经过国家药监局的严格审查。其审批流程包括详尽的临床试验数据评估、生产工艺验证等多个环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