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分类二类08

医疗器械分类中的“二类08”通常是指《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二类医疗器械下,类别编码为“08”的产品。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17年版及后续修订),“08”对应的是“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

一、分类定义

“08 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指用于辅助或替代人体呼吸功能、实施麻醉管理或进行急救复苏的设备,其风险程度中等,需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二、常见产品范围(第二类)

该子目录下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主要包括:

  • 医用制氧机(如便携式制氧机)
  • 雾化器(压缩式、超声式)
  • 氧气吸入器(湿化瓶、鼻氧管配套使用)
  • 简易呼吸器(手动复苏球囊,成人/儿童型)
  • 麻醉气体终端组件(非有源)
  • 呼吸管路(一次性使用,含细菌过滤器)
  •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吸痰器(电动或手动,中低负压)
  • 无创呼吸支持设备(如CPAP、BiPAP呼吸机,部分按二类管理)

注:部分高端呼吸机(如具备通气监测、自动调节功能)可能划为第三类。

三、管理要求

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相关产品需满足以下监管要求:

  1. 注册备案:须取得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2. 生产许可:生产企业需持有《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3. 经营备案:销售企业需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
  4. 质量体系: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
  5. 标签说明书:应标明产品用途、禁忌症、使用方法及警示信息。

四、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医院急诊科、ICU、呼吸科、麻醉科及家庭护理场景,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睡眠呼吸暂停、术后恢复、急救复苏等患者。

五、注意事项

  • 使用前需专业培训,避免误操作导致缺氧或气压伤。
  • 一次性耗材(如呼吸管路)严禁重复使用。
  • 定期维护设备,确保氧气浓度、压力等参数准确。

总之,“二类08”涵盖的呼吸与急救器械在临床中至关重要,其规范管理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安全,必须严格按照法规进行研发、生产和使用。

“医疗器械分类二类08”相关资讯
医疗器械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等级划分的分类标准,涵盖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及其相应的监管要求,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医疗器械的管理体系。
医疗器械许可证分为哪几类?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许可证的三大类别,即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等级不同,国家对其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管和审批流程。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各类许可证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二类医疗器械监管与审批流程解析:规范管理助力企业发展
本文通过对比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深入分析二类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并系统介绍我国针对该类产品的监管体系、申请条件、审批流程及优化建议,强调规范化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医疗器械注册分类与流程解析:从法规到实践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解析了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类型分类及其区别,并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别产品的注册流程与资料要求。通过某企业成功注册三类医疗器械的案例分享,强调明确注册类别在注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许可证有什么区别?
本文详细解析了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的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在许可证管理上的区别,包括注册流程、监管要求及市场准入条件,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各类别医疗器械的合规路径。
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的审批流程是怎样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的审批流程,包括注册申请、技术审评、临床试验(如适用)、现场检查及最终发证等关键环节。整个流程通常需要数月时间,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的协同配合,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并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
医疗器械二类许可证办理:把握政策红利,抢占市场先机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并申请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本文从行业背景切入,分析市场需求增长趋势,深入解读最新政策法规,并结合成功企业案例,为企业提供实用的办证建议与战略思考。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办理哪些许可证?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在开展业务前必须办理的各类许可证和备案手续,包括《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并结合国家相关法规解读了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
医疗器械许可证申请需要多长时间?
本文详细解析了不同类型医疗器械许可证的审批周期及影响因素,包括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流程、所需时间以及可能遇到的延误原因。
如何办理一类医疗器械备案?
一类医疗器械的备案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重要步骤。本文详细介绍了办理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的具体流程、所需材料以及注意事项,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