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什么意思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根据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分类管理中,按风险程度划分为第二类的医疗器械。

我国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第一类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第二类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第三类风险高,需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

二类医疗器械的特点:

  1. 中等风险:这类器械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影响,使用不当可能对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但风险低于第三类。例如,常见的体温计、血压计、助听器、医用口罩(非无菌)、部分妊娠试纸、超声耦合剂、制氧机、部分康复理疗设备等。

  2. 管理要求较严:与一类器械相比,二类器械在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有更严格的监管要求。生产二类器械需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经注册审批获得产品注册证;经营二类器械的企业需向所在地药监部门备案。

  3. 需注册审批:所有二类医疗器械在上市前必须通过技术审评,提交产品技术要求、检测报告、临床评价资料等,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方可生产和销售。

  4. 常见应用场景:广泛用于医院、诊所、家庭护理等场景,多为诊断或辅助治疗用途,通常不直接植入人体或仅短期接触人体。

举例说明

  • 医用电子体温计
  • 电动轮椅
  • 雾化器
  • 血糖仪(不含采血针)
  • 部分避孕套
  • 牙科材料(如补牙用树脂)

总之,二类医疗器械因其具备一定风险,国家对其实施较为严格的准入和监管制度,确保产品安全有效。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查看产品是否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并从正规渠道购买,遵循说明书使用。

“二类医疗器械什么意思”相关资讯
医疗器械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等级划分的分类标准,涵盖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及其相应的监管要求,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医疗器械的管理体系。
医疗器械二类许可证办理:把握政策红利,抢占市场先机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并申请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本文从行业背景切入,分析市场需求增长趋势,深入解读最新政策法规,并结合成功企业案例,为企业提供实用的办证建议与战略思考。
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许可证有什么区别?
本文详细解析了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的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在许可证管理上的区别,包括注册流程、监管要求及市场准入条件,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各类别医疗器械的合规路径。
二类医疗器械监管与审批流程解析:规范管理助力企业发展
本文通过对比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深入分析二类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并系统介绍我国针对该类产品的监管体系、申请条件、审批流程及优化建议,强调规范化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医疗器械许可证是什么?
医疗器械许可证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单位或经营企业进行审核后颁发的合法凭证,用以证明其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许可证的基本定义、分类及其在医疗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医疗器械许可证分为哪几类?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许可证的三大类别,即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等级不同,国家对其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管和审批流程。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各类许可证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医疗器械许可证是什么?
医疗器械许可证是国家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旨在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许可证的定义、分类、申请流程及其在医疗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医疗器械许可证变更需要注意什么?
本文详细阐述了企业在进行医疗器械许可证变更时需注意的关键事项,包括信息变更、产品调整的申报流程与注意事项,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法规要求。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办理哪些许可证?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在开展业务前必须办理的各类许可证和备案手续,包括《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并结合国家相关法规解读了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
为什么卖个血压计也要办证?——浅析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制度的必要性
本文围绕‘为什么卖个血压计也要办证’这一公众常见疑问展开,结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系统阐述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制度在保障患者使用安全、防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以及维护行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许可证并非行政负担,而是推动医疗健康产业规范发展的必要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