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二类医疗器械有哪些
雾化类二类医疗器械是指用于将药液转化为微小颗粒,供患者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设备或相关配套产品,属于国家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范畴。这类产品需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注册,具有中等风险,需严格控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见的雾化二类医疗器械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医用雾化器(压缩式、超声式、网式)
- 压缩式雾化器:通过压缩空气将药液雾化,适用于家庭和医疗机构,常见品牌如欧姆龙、鱼跃等。
- 超声雾化器:利用超声波振动使药液雾化,雾化效率高,但对某些药物可能产生热效应影响药性。
- 网式雾化器(微孔雾化器):通过振动金属网片将药液挤出成雾,体积小、噪音低,适合儿童和便携使用。
-
雾化吸入器配套耗材
包括一次性使用雾化杯、面罩、咬嘴、连接管等,这些配件与主机配合使用,直接接触药液或患者口鼻,属于二类医疗器械,需无菌处理并标明有效期。 -
定量吸入器辅助装置(如储雾罐)
用于配合压力定量吸入器(pMDI),帮助提高药物在肺部的沉积率,尤其适用于儿童或老年人。储雾罐本身若设计为可重复使用且具备特定结构功能,也常被归为二类医疗器械。 -
电动喷雾器(特定用途)
部分专用于鼻腔、咽喉局部给药的电动喷雾装置,若其作用机制涉及雾化技术并用于医疗目的,也可能被划分为二类器械。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雾化”相关产品都属于二类医疗器械。例如,仅用于加湿空气的普通加湿器、非医用香薰雾化器等不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判断标准主要依据产品预期用途、作用机制及是否用于疾病治疗。
选购和使用雾化类二类医疗器械时,应查看产品是否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治疗安全有效。医疗机构使用还应遵循院感控制要求,避免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