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送检需满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相关法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分类确认
首先应确认产品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通常为中等风险,如医用口罩、血压计、超声诊断设备等),可通过《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进行核对。 -
注册检测要求
二类器械在申请注册前,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产品技术要求全性能检测报告。检测依据为产品技术要求(YZB或YY标准)及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GB 9706、YY 0505等)。 -
检验机构资质
检测必须委托具有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资质,并被国家药监局认定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进行,如各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送检资料准备
送检时需提供:产品技术要求、产品说明书、样品(通常3-5台)、设计图纸、关键元器件清单、软件描述文档(如含软件)、电磁兼容预测试报告等。 -
样品要求
送检样品应为定型的、批量生产的样机,与实际上市产品一致,且具备完整的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书。部分产品还需提供临床试验用样品。 -
电磁兼容(EMC)与电气安全检测
多数有源二类器械需通过电气安全(GB 9706.1)和电磁兼容(YY 0505 / YY 9706.102)检测。建议提前进行预测试,避免正式检测不通过。 -
生物相容性与环境试验
若产品与人体接触,需按ISO 10993进行生物学评价;可重复使用产品还需进行环境试验(如运输、耐压、跌落等)。 -
检测周期与费用
检测周期一般为30-60天,视产品复杂程度而定。费用根据检测项目不同,通常在2万至10万元人民币之间。 -
检测报告有效性
检测报告有效期通常为5年,但若产品设计、材料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更,需重新检测。 -
后续注册衔接
检测合格后,检测报告将作为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的核心资料之一,提交至省级药监部门进行注册审评。
总之,二类医疗器械送检应确保产品合规、资料齐全、样机真实,并选择有资质的检测机构,以提高注册成功率。建议提前咨询专业机构或检测单位,制定合理的检测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