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二类医疗器械
以色列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监管,依据风险等级将医疗器械分为四类:I、II、III和IV类,其中第二类(Class II)为中等风险设备。二类医疗器械包括如超声诊断仪、输液泵、部分体外诊断设备、呼吸机配件、某些骨科植入物辅助器械等。
在以色列,医疗器械的监管由卫生部药品与医疗器械司(LAMAS)负责。所有进入以色列市场的二类医疗器械必须完成注册,并由当地持证人(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提交申请。制造商需提供技术文件、符合性声明(如适用)、质量管理体系证明(通常为ISO 13485证书),以及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希伯来语翻译件。
以色列虽非欧盟成员国,但其医疗器械监管体系高度参考欧盟旧指令(如MDD 93/42/EEC)。因此,持有CE认证可加速以色列注册流程,但仍需满足本地特定要求,如语言、标签和进口商信息标注。
对于二类器械,LAMAS通常进行实质性审查,审批周期约为6至12个月。获批后,产品将列入国家医疗器械登记册,有效期一般为5年,需定期更新。上市后,企业还需履行不良事件报告、产品召回等监管义务。
此外,以色列正逐步向国际医疗器械监管论坛(IMDRF)标准靠拢,并推动采用UDI(唯一器械标识)系统,以提升产品追溯与安全性监控能力。
总体而言,以色列二类医疗器械市场准入要求严格但路径清晰,建议企业借助本地合规代理,确保技术文档完整并符合希伯来语法规要求,以提高注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