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二类外用
二类医疗器械中的“外用”产品,是指用于人体体表(如皮肤、黏膜等)以达到诊断、预防或治疗目的,且风险程度中等,需要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进行注册审批,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见的外用二类医疗器械包括:
- 医用敷料:如创面敷贴、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等,用于伤口覆盖、吸收渗液、促进愈合,适用于浅表创伤、术后伤口或慢性溃疡。
- 医用冷敷贴/降温贴:通过物理降温缓解局部发热、肿胀或不适,常用于术后护理、运动损伤或发热辅助治疗。
- 疤痕修复产品:含硅凝胶成分的贴片或凝胶,用于抑制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形成。
- 医用隔离垫/防粘连膜:用于手术后防止组织粘连,保护创面。
- 阴道冲洗器或给药器:用于妇科局部清洁或药物输送,属于侵入性较低的外用器械。
- 皮肤检测仪或透皮吸收装置:部分非侵入式皮肤检测设备或辅助药物透皮释放的装置也归为二类。
使用外用二类医疗器械时应注意:
- 须查看产品是否具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格式通常为“国械注准”或“省械注准”);
-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不可用于破损严重或感染性创面,除非明确标注适用;
-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注意有效期。
与药品不同,外用二类医疗器械不以药理、免疫或代谢方式发挥作用,主要通过物理或机械作用实现功能。企业生产此类产品需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单位需备案或取得经营许可。
总之,外用二类医疗器械在临床和家庭护理中应用广泛,安全性较高,但仍需规范使用,确保有效发挥其医疗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