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二类医疗器械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体温计、助听器、医用口罩、输液泵等。根据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二类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需取得相应许可或备案,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经药监部门注册批准。
“假货二类医疗器械”指的是未经合法注册、无生产资质企业制造、伪造或冒用他人品牌、质量不达标,甚至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健康危害的假冒医疗器械。这类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例如:
-
安全风险高:假货往往未经过严格的生物相容性、电气安全或性能测试,可能导致误诊、延误治疗或直接伤害患者,如劣质血糖仪测值不准,影响糖尿病患者用药。
-
监管打击严厉: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刑法》相关规定,生产、销售假冒二类医疗器械,可处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许可证,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常见造假形式:包括使用过期原材料、仿冒正规厂家包装、套用他人注册证号、网络平台低价倾销无证产品等。部分假货通过电商平台、社交软件隐蔽销售,消费者难以辨别。
为防范假货风险,公众应做到:
- 购买时查看产品是否标注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可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
-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或有备案资质的药店、电商平台;
- 注意包装完整性与说明书规范性;
- 发现可疑产品及时向12315或当地药监部门举报。
总之,假货二类医疗器械不仅违法,更威胁公众健康。加强监管、提升公众识假能力,是保障用械安全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