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二类医疗器械
口罩作为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在疫情防控和日常防护中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挡飞沫、分泌物等,具有较高风险,需加以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用口罩。根据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三类,其中第二类医疗器械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
常见的作为二类医疗器械管理的口罩主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如N95/KN95医用型)等。这类口罩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有创操作或接触患者时的防护,防止病原体传播,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
成为二类医疗器械的口罩,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注册审批:生产企业需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产品注册,提交技术文件、检测报告、临床评价资料等,通过审评后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
生产许可:企业须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具备相应的洁净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13485)、检验能力等条件。
-
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等,对细菌过滤效率(BFE)、颗粒物过滤效率(PFE)、通气阻力、微生物指标等有严格规定。
-
标签标识:产品包装上必须标注“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产品技术要求编号”、“一次性使用”、“灭菌”等信息,并注明“二类医疗器械”字样。
-
流通监管:经营此类口罩的企业需具备《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确保产品来源合法、储存运输合规。
与普通民用口罩不同,二类医疗器械口罩不可随意宣传疗效或医疗用途,广告内容需经审批,且不得误导消费者。
总之,将口罩列为二类医疗器械,体现了国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高度重视。消费者在选购医用防护口罩时,应查看产品是否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防护效果和使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