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三类,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第二类医疗器械涵盖多个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常见产品:
-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电子血压计、体温计(电子式)、血糖仪、助听器等。
-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如普通光学显微镜、检眼镜、耳镜、鼻咽镜、阴道镜、直肠镜等非手术用内窥镜。
-
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如B型超声诊断仪(便携式或常规)、多普勒超声仪等。
-
医用X射线设备:如X射线拍片机(不含CT)、牙科X光机、乳腺X光机等,但不包括高辐射风险的大型设备。
-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酶标仪等体外诊断设备(部分IVD试剂也属二类)。
-
体外诊断试剂:多数用于临床检测的体外诊断试剂属于二类,如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试剂、HIV抗体检测卡(快速法)、妊娠检测试纸等。
-
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如离心机、恒温培养箱、医用电动洗胃机、医用雾化器、制氧机(家用)、医用压缩空气设备等。
-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如医用纱布、绷带、创可贴、医用脱脂棉、医用防护垫等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敷料。
-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如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留置针、导尿管、吸氧面罩、呼吸管路等。
-
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如低频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磁疗设备、颈椎牵引器等。
二类医疗器械需进行产品注册管理,生产企业须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企业需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上市前需提交产品技术要求、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等,经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审批后方可销售使用。
总体而言,二类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医院、诊所和家庭,虽风险中等,但仍需严格监管以确保公众健康与安全。具体产品是否属于二类,应以国家药监局最新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