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二类6858
医疗器械二类6858是指根据中国原《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中的分类编码,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类别代码为6858,对应“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该分类现已更新至2017年版新分类目录,但部分企业注册证或历史资料中仍沿用旧编码。
6858类主要包括用于外科手术中组织缝合、伤口闭合或止血的器械和材料,如可吸收缝合线(如羊肠线、聚乳酸缝线)、不可吸收缝合线(如尼龙线、聚丙烯线)、医用皮肤缝合钉、手术用粘合剂(如医用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等。这些产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外科、整形、妇产科等领域,对创口愈合起关键作用。
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6858类产品风险程度中等,需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注册审批,并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如YY/T 0287或ISO 13485)。企业在生产前须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上市后还需接受日常监管、不良事件监测和定期抽检。
与第一类相比,二类产品技术要求更高,通常需要临床评价(可通过同品种比对或临床试验完成),并提供生物学评价、灭菌验证、稳定性测试等技术文件。进口产品则需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注册。
随着2017年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实施,原6858类已整合至“14-01-01 可吸收缝合线”、“14-01-02 非可吸收缝合线”、“14-02-01 医用粘合剂”等子类,归入“14 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大类中。因此,新申报产品应依据新目录进行分类和注册。
总之,6858类医疗器械虽属传统产品,但因其直接接触人体组织,安全性要求高,企业需严格遵守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可追溯,保障患者使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