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证
二类医疗器械证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所必须取得的合法资质,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或其授权的地方药品监管部门审批颁发。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体温计、助听器、医用离心机、部分体外诊断试剂等。
申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基本流程包括:产品分类确认、产品技术要求制定、型式检验、临床评价(部分可豁免)、注册申报和行政审批。生产企业需提交包括产品技术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检测报告、说明书等材料。对于首次注册,通常需通过所在地省级药监部门审核,审批通过后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若企业为经营(销售)二类医疗器械,需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与三类医疗器械不同,二类经营实行备案管理而非许可制,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营业执照、经营场所说明、质量管理人员信息等材料完成备案即可开展经营活动。
持有二类医疗器械证的企业必须遵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管部门会定期开展飞行检查、抽样检验等监督措施,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罚,严重者将被撤销证书并追究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起,部分低风险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已纳入优先审批或告知承诺制试点,简化流程、加快上市。此外,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允许研发机构作为注册人委托生产,推动产业创新。
总之,二类医疗器械证是保障公众用械安全的重要门槛,企业应依法合规申请并持续履行质量管理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