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范围

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需取得相应的备案或许可,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体温计(电子式)、呼吸机(部分型号)、制氧机等。

  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包括普通光学显微镜、医用放大镜、检眼镜、耳鼻喉检查镜、非手术用内窥镜(如纤维支气管镜、胃镜等)及其配套设备。

  3. 医用超声设备:如B型超声诊断仪、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理疗仪等。

  4. 医用X射线设备(不含放射治疗设备):如X光机、牙科X光机、乳腺X光机等,但不包含高风险的CT或放疗设备。

  5. 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如低频/中频治疗仪、超声治疗仪、磁疗设备、牵引设备、助行器、轮椅(电动或手动)等。

  6.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试剂(部分):如尿液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仪、电解质分析仪、特定蛋白分析仪等配套使用的体外诊断试剂(按二类管理的)。

  7. 消毒和灭菌设备: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8.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如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导尿管、吸氧面罩、留置针、医用纱布、绷带、护理垫等。

  9. 医用冷敷贴、医用疤痕修复产品:属于二类管理的特殊敷料和护肤类产品。

  10. 其他经国家药监局分类界定为第二类的器械:如部分妊娠检测装置、听力计、隐形眼镜护理液等。

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需在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仓储条件和专业人员。不得经营未经注册或备案的产品,且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销售记录等追溯体系。

注意:具体产品是否属于二类器械,应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为准,不同地区可能存在执行细则差异,建议经营前咨询当地监管部门确认。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范围”相关资讯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办理哪些许可证?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在开展业务前必须办理的各类许可证和备案手续,包括《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并结合国家相关法规解读了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
医疗器械公司注册全解析:从经营范围到合规流程的深度指南
本文通过一位创业者拟设立医疗器械公司的实际案例,系统阐述了医疗器械行业特有的经营范围分类及注册流程。文章详细解析了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在经营许可上的差异,并分步骤介绍从企业核名、材料准备、营业执照申领到备案或许可申请的全过程,最后总结初创企业在确定经营范围时应关注的关键合规要点,帮助规避潜在法律与经营风险。
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办理全解析:从案例看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出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的重要性,系统介绍了其定义、适用范围及办理流程,并深入分析企业在申请过程中常见的误区与注意事项,强调合规经营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作用。
二类医疗器械监管与审批流程解析:规范管理助力企业发展
本文通过对比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深入分析二类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并系统介绍我国针对该类产品的监管体系、申请条件、审批流程及优化建议,强调规范化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医疗器械许可证分为哪几类?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许可证的三大类别,即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等级不同,国家对其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管和审批流程。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各类许可证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为什么很多人注册医疗器械公司卡在资质审批?一文详解合规路径
许多创业者在注册医疗器械公司时,常因不熟悉资质审批流程而受阻。本文从常见审批难点切入,系统梳理注册所需的基本条件、第二类与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审批差异及核心材料,并提供实用建议,帮助创业者规避风险,实现合规高效运营。
医疗器械许可证有哪些种类?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领域常见的许可证类型,包括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注册证等,并分别阐述了各类许可证的适用范围及申请流程。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医疗器械相关许可制度的基本框架。
医疗器械许可证的重要性与合规经营解析
本文围绕医疗器械许可证的法律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解读、违法经营的后果、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案例分析展开,旨在帮助医疗器械企业全面了解许可证制度,提升合规经营意识,防范法律风险。
医疗器械许可证有哪些种类?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领域中常见的各类许可证,包括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注册证等,分别从定义、申请条件、审批流程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医疗器械行业的准入机制。
医疗器械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等级划分的分类标准,涵盖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及其相应的监管要求,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医疗器械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