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第二类医疗器械涵盖多个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电子血压计、体温计、呼吸机(部分)、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等。
-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包括普通手术显微镜、检眼镜、耳鼻喉科检查镜、普通纤维内窥镜(如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
-
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如B型超声诊断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等。
-
医用X射线设备:包括X射线摄影装置、X射线透视装置、牙科X射线机、乳腺X射线机等(不含CT和放射治疗设备)。
-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酶标仪、特定蛋白分析仪等。
-
体外诊断试剂(部分):用于血型检测、传染病筛查(如乙肝、丙肝、HIV抗体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的体外诊断试剂,若用于临床辅助诊断且风险中等,通常归为二类。
-
医用磁共振设备(辅助类):如磁共振用生理信号采集设备,但MRI主机属于第三类。
-
医用高频仪器设备:如高频手术设备(电刀)、高频氩气刀等。
-
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如中频治疗仪、低频治疗仪、超声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磁疗设备等。
-
消毒灭菌设备: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小型)、干热灭菌器、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
其他常用器械:如医用离心机、制氧机、电动病床、轮椅车(电动)、医用防护口罩(部分)、输液泵、注射泵等。
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进行产品注册管理,生产企业须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企业需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产品上市前需通过技术审评、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该分类依据产品的预期用途、结构特征、使用风险等因素确定,具体产品分类可参考国家药监局最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进行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