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 免临床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部分第二类医疗器械在注册时可申请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即“免临床”)。
免临床的前提是产品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中的规定。该目录由国家药监局定期更新,列入其中的二类医疗器械,在申报注册时,若其结构组成、适用范围、技术特征等与目录描述完全一致,且无新增风险,可免于提交临床试验资料,通过同品种比对或技术审评路径完成注册。
实现免临床的关键条件包括:
- 产品属于目录范围:必须明确列入最新版《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二类)》;
- 完全符合描述:产品的名称、结构、材料、使用方式、适用部位及适应症等需与目录条目一致;
- 无重大技术变更:若为改进型产品,不得引入新的临床风险或改变原有作用机理;
- 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资料:包括产品检验报告、风险管理文件、生物相容性评价、动物实验(如适用)及与已上市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等。
免临床政策有助于缩短注册周期、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进程。但企业仍需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并接受上市后监管。若产品虽在目录中,但实际设计或用途超出原描述范围,则仍需开展临床评价,甚至进行临床试验。
总之,二类医疗器械“免临床”是基于已有充分安全有效性数据的产品简化注册路径,企业应准确理解政策要求,合规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