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分类编码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二类医疗器械的分类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采用“子目录编号+一级产品类别+二级产品类别”的结构。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共分为22个子目录,每个子目录代表一个大的器械领域,如“01”代表有源手术器械,“08”代表呼吸麻醉与急救设备,“14”代表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等。在每个子目录下,进一步细分为一级和二级产品类别,形成完整的6位编码。
例如:
- 编码“08-05-01”表示:子目录08(呼吸、麻醉与急救器械)→ 一级类别05(呼吸设备)→ 二级类别01(无创呼吸机),属于二类医疗器械。
- 编码“14-01-02”表示:子目录14(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 一级类别01(避孕器械)→ 二级类别02(女性避孕套),也属于二类。
常见的二类医疗器械包括:体温计、血压计、医用口罩(非外科用)、雾化器、助听器、部分避孕套、妊娠检测装置、部分康复理疗设备、电子监护仪等。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产品在不同用途或技术参数下可能归属不同类别。例如,普通医用防护口罩为二类(编码14-13-01),而外科口罩则可能划为二类或三类,具体依标准而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定期更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企业应依据最新目录确定产品类别,并依法进行注册或备案。二类医疗器械需向省级药监部门申请注册,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方可生产或销售。
总之,二类医疗器械分类编码是产品监管的重要依据,准确识别编码有助于合规上市与科学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