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变更
二类医疗器械变更,是指已取得注册证或备案凭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在产品名称、结构组成、适用范围、性能指标、生产工艺、生产地址、型号规格、软件版本等方面发生实质性变化时,需依法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注册或备案的行为。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二类医疗器械变更分为“登记事项变更”和“许可事项变更”两类:
-
登记事项变更:如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文字性变更)等不涉及技术审评内容的变更,通常只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备案或信息更新,审批流程较为简便。
-
许可事项变更:涉及产品安全有效性相关的变更,如主要原材料供应商调整、关键工艺改变、适用范围扩大、新增型号规格、软件功能升级等,属于重大变更,需提交技术资料,经技术审评并获批准后方可实施。此类变更可能需要补充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或风险分析报告。
企业在申请变更前应开展充分的验证和确认工作,确保变更后产品仍符合安全有效要求。例如,若变更影响到产品的生物相容性或电气安全,需重新进行型式检验;若涉及软件更新,应按照《医疗器械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提供软件更新说明及验证资料。
变更申请由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审批时限一般为30至60个工作日,视变更复杂程度而定。获批后,原注册证编号不变,但注明变更内容及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许可事项,属于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产品被责令停产、撤销注册证甚至行政处罚。
总之,二类医疗器械变更必须遵循“先申报、后实施”的原则,确保变更过程合规、可控,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变更控制体系,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及时与监管部门沟通,确保顺利通过变更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