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台账
二类医疗器械台账是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等单位对第二类医疗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产品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维护及追溯等全过程信息。建立完善的台账有助于确保器械质量安全、符合国家监管要求。
台账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基本项目:
- 产品基本信息:器械名称、注册证编号、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
- 采购信息:供货单位名称、许可证编号、采购日期、采购数量、采购单价;
- 验收记录:验收日期、验收人、验收结果(是否合格)、随货票据(如发票、合格证明);
- 入库与库存信息:入库时间、存放位置(库房或科室)、库存数量、温湿度记录(如适用);
- 出库与使用记录:领用部门、领用人、出库时间、使用数量、使用患者信息(如涉及植入类器械);
- 维护与校准记录:设备类器械需记录维护时间、维护内容、责任人、校准情况;
- 不良事件与召回记录:发生不良事件时应记录事件时间、情况描述、处理措施;如有召回,需登记召回通知来源、范围和处理结果。
台账管理要求:
- 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可追溯;
- 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止后5年;
- 可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电子台账应具备防篡改功能并定期备份;
- 定期核对账物相符,防止过期、失效产品流入使用环节。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从事二类医疗器械经营或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和台账管理制度,接受药监部门监督检查。规范的台账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