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现场检查
二类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是药监部门对生产、经营企业是否符合法规要求的重要监管手段。检查重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生产条件、产品追溯、人员资质及文件记录等方面。
检查前,企业应做好自查,确保《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有效执行。现场检查通常由2名以上检查员进行,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相关附录开展。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资质与生产范围是否匹配;厂房设施、设备是否满足洁净度与工艺要求;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培训记录;原材料采购、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及成品检验是否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检查重点,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等,要求真实、完整、可追溯。特别是灭菌、包装、检验等关键工序,必须有详细记录并符合注册产品技术要求。对于无菌或植入类器械,还需重点关注微生物控制、环境监测及灭菌验证。
此外,产品标签、说明书应与注册信息一致,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经营企业则侧重查看采购渠道合法性、验收储存条件、销售记录及不良事件监测制度落实情况。
检查中若发现一般缺陷,企业需限期整改;存在严重缺陷或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能被责令停产、撤销许可。通过检查的企业将纳入日常监管名单,未通过者需重新申请审查。
企业应以检查为契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可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