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整顿总结
二类医疗器械整顿总结
为进一步规范二类医疗器械市场秩序,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近期我单位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部署,组织开展了二类医疗器械专项整顿工作。现将整顿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本次整顿聚焦经营和使用环节,重点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检查内容涵盖经营资质、产品注册证、进货查验记录、储存条件、产品追溯体系及广告宣传等方面。共检查经营单位126家,使用单位89家,责令整改32家,立案查处5起,下架不合格产品17批次。
二、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经营企业存在未按要求建立进货查验和销售记录制度,台账不完整;二是个别单位储存条件不达标,温湿度控制不到位,影响产品质量;三是部分产品标签标识不规范,网络销售宣传存在夸大功效现象;四是少数医疗机构对在用设备维护管理缺失,未建立定期校验机制。
三、整改措施
针对发现问题,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原则。对整改单位实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闭环;加强法规培训,组织专题宣讲3场,覆盖从业人员400余人次;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部门联动,与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四、工作成效
通过整顿,企业守法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逐步规范,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二类医疗器械流通使用环节的可追溯性显著提升,群众投诉率同比下降35%。
五、下一步计划
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应用,实现动态监测;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研究,防范风险隐患;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械安全。
此次整顿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构建规范有序的医疗器械市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