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分类图解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分类标准,二类医疗器械需进行产品注册审批,常见于临床广泛使用、对人体有一定风险但可控的设备。
以下为常见的二类医疗器械分类图解说明(按功能与用途划分):
-
诊断类器械
- 医用电子体温计、血压计(电子/水银)
- 听诊器、医用放大镜
- 心电图机(常规)、脑电图机
- 超声诊断设备(如B超,不含高能治疗型)
- 血糖仪、尿液分析仪
-
治疗与辅助类器械
- 制氧机、雾化器(家用)
- 助听器、红外/磁疗理疗仪
- 电动轮椅、病床(带调节功能)
- 手术室无源器械:缝合针线、手术刀片、医用镊子、止血钳等
- 牵引装置(骨科牵引架)
-
医用耗材类(部分)
-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带针)
- 避孕套、导尿管、留置针
- 医用纱布、绷带、创可贴(含药物涂层)
- 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医用)
-
口腔科器械
- 牙科手机、牙科充填器
- 口腔印模材料、牙科X光机
-
光学与影像类
- 医用显微镜、检眼镜
- X射线拍片机(非CT)
-
体外诊断试剂(部分)
- 血型检测卡、妊娠试纸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非高通量)
图解要点总结:
-
风险等级:高于一类,低于三类;需注册审批。
-
管理要求:生产企业需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企业需备案或许可。
-
标识特征:包装上标注“二类医疗器械”及备案/注册编号。
-
典型示例图示结构(文字示意):
┌─────────────┐
│ 二类医疗器械分类简图 │
├─────────────┤
│ 诊断类 → 体温计、心电图机 │
│ 治疗类 → 雾化器、制氧机 │
│ 耗材类 → 输液器、导尿管 │
│ 口腔类 → 牙科手机、印模材 │
│ 影像类 → B超、X光机 │
└─────────────┘
注意:具体产品分类应以《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为准,部分产品可能因技术参数或用途升级为三类。使用前应查验产品注册证信息,确保合法合规。
(全文约78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