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分类标准,二类医疗器械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多个细分行业。以下是主要的细分领域:
-
医学影像设备:包括B超诊断仪、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数字X光机(DR)、便携式超声设备等。这些设备用于疾病筛查与诊断,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
体外诊断试剂(IVD):主要包括非自测类体外诊断试剂,如血糖试纸、传染病检测试剂(乙肝、丙肝、HIV等)、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免疫分析试剂等。此类产品需在实验室或医疗机构使用,不包含高风险三类试剂。
-
物理治疗与康复设备:如低频/中频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磁疗设备、颈椎牵引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等,广泛应用于疼痛管理与术后康复。
-
呼吸与麻醉辅助设备:包括医用雾化器、制氧机、呼吸湿化器、麻醉面罩、呼吸管路等。随着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该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
消毒与灭菌设备:如紫外线消毒车、医用空气消毒机、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等,主要用于医院感染控制。
-
手术及诊疗辅助器械:包括医用缝合线、手术刀片、穿刺针、导尿管、留置针、医用内窥镜(非电子类)等,属于临床常用耗材和工具。
-
监护与生命支持设备:如普通病人监护仪(含心电、血氧、血压监测)、输液泵、注射泵等,用于住院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与治疗支持。
-
口腔科器械:如牙科手机、牙科综合治疗台附件、义齿加工材料、牙科X光机等,服务于口腔诊疗机构。
-
眼科器械:如角膜曲率计、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视力表投影仪等,用于眼科检查与基础治疗。
-
妇产科设备:如胎儿监护仪、妇科检查床、人流吸引器等,服务于妇幼保健机构。
二类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迅速,受益于基层医疗建设、老龄化趋势及国产替代政策推动。企业需通过注册审批、生产许可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ISO 13485),并接受常态化监管。未来,智能化、便携化、家用化趋势将推动部分二类器械向消费医疗场景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