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常识问答题
1. 什么是二类医疗器械?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这类产品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管理以保证其安全和有效。常见的二类医疗器械包括体温计、血压计、医用口罩、助听器、避孕套、制氧机、超声诊断设备、电动轮椅等。
2. 二类医疗器械与一类、三类有何区别?
一类医疗器械风险最低,如医用纱布、手术衣等,实行常规管理;二类中等风险,需进行控制管理;三类为高风险产品,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需严格控制并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管理级别越高,注册和监管要求越严格。
3. 经营二类医疗器械需要哪些资质?
经营二类医疗器械需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企业应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仓储条件和专业人员,并建立进货查验、销售记录等可追溯体系。
4. 个人能否销售二类医疗器械?
不能。个人不得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必须由依法注册的企业单位,在取得相应备案或许可后方可销售。
5. 如何识别正规的二类医疗器械产品?
购买时应查看产品包装是否标注: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格式如“粤械注准2020XXXXXXX”)、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说明等信息。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注册信息真伪。
6. 网上销售二类医疗器械合法吗?
合法,但需具备《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并在电商平台或自建网站显著位置公示备案信息。网络销售必须遵守相关法规,禁止虚假宣传和无证销售。
7. 使用二类医疗器械应注意什么?
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消毒与清洁,定期维护检查。发现不良事件应及时停用并向监管部门报告。消费者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避免使用过期或假冒产品。
8. 二类医疗器械需要注册吗?
是的,所有二类医疗器械上市前必须取得省级药监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未经注册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
了解二类医疗器械的基本常识,有助于保障公众用械安全,促进合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