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专项
二类医疗器械专项是指针对第二类医疗器械在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或监管措施。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体温计、医用口罩、助听器、制氧机等。
为加强二类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地方监管部门常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包括:
一是严查生产环节合规性。重点核查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出厂检验等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杜绝无证生产、擅自变更工艺等违法行为。
二是强化经营环节监管。整治经营企业未取得备案或许可从事二类器械销售行为,检查进货查验、销售记录、储存运输条件是否达标,特别是对网络销售平台和电商渠道加强监测,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三是规范使用单位管理。对医疗机构、诊所等使用单位开展检查,确保其采购的二类器械来源合法、产品可追溯,并按规定进行维护与校准,保障临床使用安全。
四是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虚假宣传、非法添加、篡改产品说明书、注册证过期仍继续生产等行为,对发现的问题产品依法采取查封、扣押、下架等措施,并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形成震慑。
五是推动智慧监管与社会共治。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产品追溯系统,鼓励公众通过12315等平台举报违规行为,提升监管效能。
通过二类医疗器械专项治理,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规范了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未来将持续完善法规标准,强化跨部门协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