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6863医疗器械
二类6863医疗器械是指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归属于“第二类”且分类编码为“6863”的医疗器械产品。该编码对应的是“口腔科材料”,即用于口腔疾病防治、修复或正畸等诊疗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类材料,属于风险程度中等、需严格管理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常见的6863类医疗器械包括:牙体填充材料(如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牙科粘固剂、印模材料、临时冠桥材料、根管充填材料、义齿基托材料、正畸用托槽与弓丝等。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补牙、牙齿矫正、义齿制作、根管治疗等口腔临床操作中。
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6863类产品在上市前需进行产品备案和注册审批,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如《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可追溯。
此外,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还需完成以下关键步骤:开展产品技术要求制定、进行生物学评价和性能检测、提交临床评价资料(通常可通过同品种比对方式豁免临床试验),并通过注册质量体系核查。
在流通和使用环节,6863类器械的经营企业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医疗机构须从合法渠道采购,并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和储存。
近年来,随着口腔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6863类产品的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如数字化印模材料、生物活性修复材料等新型产品逐步涌现。监管部门也持续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总之,二类6863医疗器械是口腔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生产企业应强化合规意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为口腔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