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新闻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多项关于二类医疗器械监管与创新的最新动态,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体温计、医用口罩、助听器、部分体外诊断试剂等,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和家庭健康监测。
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加强二类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多地药监部门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例如,江苏、广东等地试点实施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或科研机构作为注册人委托生产,促进研发与制造分离,激发创新活力。这一举措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进入门槛,加快了产品上市速度。
同时,国家药监局加大了对二类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开展专项检查逾万次,重点排查网络销售、医美器械、家用检测设备等领域存在的非法添加、虚假宣传、无证经营等问题,下架违规产品数百批次,有效净化市场环境。
在科技创新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系统等新型二类医疗器械发展迅速。多家企业推出集成AI算法的血糖仪、心电监护仪等产品,实现数据自动分析与预警,提升慢病管理水平。国家鼓励此类“互联网+医疗健康”产品的研发,并已有多款产品通过绿色通道获批上市。
此外,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部分抗原检测试剂、呼吸机配件等二类器械延续应急审批机制,确保供应稳定。监管部门也加强对出口医疗器械的质量把关,维护中国制造国际声誉。
专家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健康意识提升,二类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监管将更加注重风险分级与精准施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
总体来看,我国二类医疗器械行业正朝着规范化、智能化、便民化方向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