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二类医疗器械
砭石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工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刮痧、温灸、按摩等领域。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砭石产品若用于医疗目的,需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目前,多数砭石类产品被归类为第二类医疗器械。
第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砭石被划为二类器械,主要因其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软组织功能或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如颈肩腰腿痛、气血不畅等),因此需对其材质安全性、生物相容性、使用规范等方面进行监管。
要将砭石作为二类医疗器械上市销售,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通过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ISO 13485或中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产品需经过检测,确保无放射性、重金属超标等安全隐患,并具备相应的临床评价资料。
常见的合规砭石产品多采用天然微晶石灰岩(如泗滨砭石),并经物理加工制成刮痧板、理疗棒等形式。其宣称的功能应限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等辅助作用,不得夸大疗效或声称可治疗重大疾病。
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查看产品是否标注“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格式如:省简称+械注准+年份+编号),并从正规渠道购买。使用时应遵循说明书指导,避免在皮肤破损、感染或出血性疾病患者身上使用。
总之,砭石作为二类医疗器械,体现了传统疗法与现代监管的结合。合理使用合规产品,有助于发挥其保健和辅助治疗价值,同时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