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2861 医疗器械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861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赋予特定类别产品的分类编码。在现行分类体系中,“2861”通常指“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类别的产品,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
该类别主要包括:医用可吸收缝合线、非吸收缝合线(如尼龙线、聚丙烯线)、皮肤缝合胶带、医用组织粘合剂(如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等,用于外科手术中的组织缝合或创面闭合。这些产品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或伤口,虽不长期植入体内,但对感染控制、伤口愈合有重要影响,因此被划为第二类管理。
作为二类医疗器械,2861类产品在上市前需进行产品备案或注册申报,生产企业须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企业需具备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资质。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YY/T 0598《外科缝合线》、YY 0167《非吸收外科缝合线》等,并通过生物相容性、无菌、物理性能等检测。
此外,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应明确标注适用范围、禁忌症、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监管部门会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总之,二类2861医疗器械在临床广泛应用,其规范管理对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相关企业和机构应严格遵守法规要求,落实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