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骨病医疗器械
二类骨病医疗器械是指用于诊断、治疗或监测骨骼系统疾病,且风险程度中等、需严格控制管理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第二类医疗器械具有中度风险,需要进行较为严格的监管,通常须取得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注册批准方可生产与销售。
常见的二类骨病医疗器械包括:
-
骨科牵引设备:如颈椎、腰椎牵引装置,用于缓解椎间盘突出、脊柱退行性病变等引起的疼痛,通过机械力改善脊柱力学结构。
-
骨科外固定支具:如脊柱矫形器、骨折固定护具(腰围、颈托、膝关节支具等),用于骨折术后康复、脊柱侧弯矫正或关节稳定性支持。
-
低频脉冲治疗仪(骨科适用):利用电刺激促进骨折愈合,常用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辅助治疗。
-
超声骨密度检测仪:用于测量骨密度,辅助诊断骨质疏松症,属于非侵入性诊断设备,广泛应用于体检和临床筛查。
-
中频治疗仪、磁疗设备:用于缓解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引起的慢性疼痛,通过物理方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
-
可重复使用的骨科手术导向器或定位装置:部分非植入性手术辅助器械,如钻孔导向器,若不进入无菌组织深层,可能归为二类。
二类骨病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包括:产品必须通过生物相容性、电气安全、电磁兼容等检测,完成临床评价(如同品种比对或临床试验),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ISO 13485)。上市后还需进行不良事件监测和定期风险评估。
这类器械在基层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和家庭护理中应用广泛,因其无需开刀、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成为骨病保守治疗的重要工具。但使用仍需遵医嘱,避免误用或延误病情。
总之,二类骨病医疗器械在骨科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规范研发、注册与使用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