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健康需求增长、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市场持续扩容。二类医疗器械涵盖范围广,包括血压计、血糖仪、医用口罩、康复设备、部分体外诊断试剂等,具有中等风险,需严格监管但审批流程相对三类器械较短,成为企业布局的重点领域。
从竞争格局看,国内二类器械市场呈现“外资领先、本土崛起”的特点。早期高端产品多由美敦力、罗氏、强生等跨国企业主导,尤其在体外诊断、影像设备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但近年来,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万孚生物、欧普康视等本土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并购整合和渠道下沉迅速崛起,在血糖监测、呼吸支持、眼科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并凭借性价比和服务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驱动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包括:一是政策利好,如分级诊疗推进促使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更新,带动中低端二类器械需求;二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鼓励创新;三是医保控费和集采政策倒逼企业降本增效,价格竞争加剧。部分地区已对部分二类器械(如人工晶体、新冠检测试剂)实施集中采购,压缩利润空间,加速行业洗牌。
此外,数字化与智能化趋势也重塑竞争模式。远程监测、AI辅助诊断等新技术融入传统器械,提升产品附加值。企业不仅比拼制造能力,更需构建研发、注册、生产、销售全链条能力,尤其是在注册证获取、质量体系认证(如ISO 13485)、合规营销等方面形成壁垒。
总体来看,二类医疗器械市场进入门槛适中,参与者众多,同质化竞争明显,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压力。未来竞争将向“技术差异化、品牌化、服务一体化”升级。具备核心技术、快速注册能力和全国渠道网络的企业更具优势。同时,出海也成为重要战略,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增长新空间。
综上,二类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创新与合规并重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